快捷搜索:

改建沼气灶节能又环保吗(农村沼气灶)

我的家乡在大巴山区。几代人以来,木柴、树桩和稻草被用来生火做饭和取暖。每当看到一棵树被砍倒当劈柴用,就刨出树墩给自己取暖,把一捆捆稻草塞进厨房烧水...我心里感到一种不愉快的感觉。 因为这不仅浪费资源,污染环境,还破坏了生态平衡!通过我的观察和思考,我终于找到了一种改造沼气灶的方法,既节能又环保。 那是国庆假期,我妈带我去姨妈家玩。 大妈去了大半天山脚下的平坝子。到了阿姨家,中午一顿丰盛的饭菜。我好像没有感觉到阿姨家有生火的感觉,因为只要我们家有火,房间里就全是烟。 捧着饭碗,我终于受不了了。我问姐姐:“姐姐,你家烧的是什么燃料?怎么没看到火冒烟?”大家笑得前仰后合,阿姨写道:“小土包,吃完饭,阿姨带你去开阔眼界。” 吃完饭,阿姨带我去厕所,指着两个地下水池说:“我家烧的就是里面产生的气体。” ”“什么样的气体?”我不解地问。 “沼气!”“这是怎么发生的?”像讲课一样,香阿姨说:“先在厕所附近挖两个宽1米多、长2米多、深1米的水池,然后用砖头或石头砌好墙和底,盖紧。” 然后把秸秆和杂草切碎,和人畜粪便一起搅拌,把池子填平,封起来,沤一段时间。当池中的秸秆和粪便腐烂发酵后,会产生一种叫沼气的气体,用管子连接到灶台上的沼气灶上,点燃后就被点燃。 ”我又问,“烧沼气有什么好处?"说到好处,大嫂很开心:"省钱又安全,节能又环保!“我听了之后就跑到厨房,按照阿姨的指示自己生了火。”哎,很方便啊!”我高兴得跳了起来。 回家的路上,我和唐僧拿到真经一样开心。我一路上蹦蹦跳跳,思考着,筹划着:怎么宣传,怎么实践――因为山区农民有着认真的现实眼光,如果不是亲眼所见,仅靠口头宣传是无效的,所以我决定先说服父母,先把自己家的沼气池改造一下,做个示范户,然后在全村进一步推广这个“重要发现”。 那时,节约能源成了村民们的自觉行动。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